Igor Stravinsky: The Great Ballets 斯特拉文斯基:芭蕾舞曲集“火鸟”、“春之祭”、“彼得鲁什卡”、“阿波罗” Bernard Haitink/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海廷克指挥伦敦爱乐 Igor Markevitch/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马尔凯维奇指挥伦敦交响
榜单: 企鹅三星带花
唱片编号: 第542楼——斯特拉文斯基:芭蕾舞曲集“火鸟”、“春之祭”、“彼得鲁什卡”、“阿波罗”Philips Duo 438 350-2
发行公司:
唱片描述:一张张的大师名盘都以中低价版推出的重发片,海廷克的音乐纹路十分细腻,在《火鸟》个《春之祭》的节奏抓得精准无比,充分展现出芭蕾音乐的独特性格。虽然在音响上有一点阴暗的感觉,但表现得十分紧密。马尔凯维奇的《彼得鲁什卡》及《阿波罗》又是另一番光景,组曲的每个部分都井然有序,严格的组织加上精美的戏剧性,令人美不胜收。
STRAVINSKY:The Firebird、Song of the Nightingale 斯特拉文斯基:“火鸟”组曲、夜莺之歌等 LORIN MAAZEL/Berlin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 马泽尔指挥柏林爱乐
榜单: 企鹅三星带花
唱片编号: 2548 145
发行公司: Heliodor
唱片描述:马泽尔以一种愉悦的心情来诠释《火鸟》,柏林爱乐的演奏完美精致,尤其管乐的表现非常精彩,如“公主之舞”的双簧管和“摇篮曲”中的巴松管予人印象深刻。而录音的音色华丽,把斯特拉文斯基乐曲的气氛掌握得很好。
Stravinsky: The Firebird 斯特拉文斯基:“火鸟”组曲 Claudio Abbado/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阿巴多指挥伦敦交响乐团
榜单: 企鹅三星带花
唱片编号: 第540楼——斯特拉文斯基:“火鸟”组曲DG 415 854-2
发行公司:
唱片描述:又是一个慑人的《火鸟》版本,阿巴多的诠释表情多变,而且充满了生命的跃动,音色的处理和气氛的营造均称一流,而伦敦交响乐团完美的演奏朝气十足。
Richard Strauss: Der Rosenkavalier 理查·施特劳斯:玫瑰骑士 Elisabeth Schwarzkopf,Eberhard Wächter, Harald Proglhoff, Franz Bierbach, Otto Edelmann, Christa Ludwig 施瓦茨科普芙、埃德尔曼等人演唱 Herbert von Karajan/Philharmonia Orchestra & chorus 卡拉扬指挥爱乐乐团及合唱团
榜单: 企鹅三星带花
唱片编号: 第539楼——理查•施特劳斯:玫瑰骑士EMI CDS 7 49354 2(3CD)
发行公司:
唱片描述:《玫瑰骑士》是理查·施特劳斯的第五部歌剧,剧本的作者还是前回一起合作过《埃莱克特拉》的那位维也纳诗人霍夫曼斯塔尔。但这回枪法大变,标志着施特劳斯音乐创作的一个大转折,即从早期那种半野性半病态而具有强烈震撼性的风格,转向比较斯文、和悦,带点幽默而显得豁达的近乎传统的套路。这倒未必好算个进步。但确确实实,《玫瑰骑士》成了施特劳斯最走红的一部歌剧,在20 世纪歌剧里可能是上演率仅次于普契尼《蝴蝶夫人》的。此剧的长处在于细腻、深入地刻划了人物,尤其是那位在剧中其分量可以定乾坤的元帅夫人。当她意识到自己青春已过,将成明日黄花,便很开通地让年轻的小情夫另觅佳偶,甚而帮他成美,为他祝福。如此结局显然很让大众满意。当然,令《玫瑰骑士》走红的主要还是它的音乐而非文学性。作曲家为剧中三位女高音写的唱腔各具性格,各显神通,历来为歌剧爱好者所称道。
施瓦茨科普芙饰唱元帅夫人这个角色,至今无人胜出,恐怕将来也很难被超过。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这么说:正是由于她对角色的准确、细腻的心理把握,以及将此心理充分实现的戏剧性,使得这套1957 年录音的《玫瑰骑士》至今仍是该剧唱片首选。
Strauss: Die Frau ohne Schatten 理查·施特劳斯:歌剧“没有影子的女人” Varady, Domingo, Behrens, van Dam 贝伦斯、多明戈等人演唱 Sir Georg Solti/Wiener Philharmoniker 索尔蒂指挥维也纳爱乐
榜单: 企鹅三星带花
唱片编号: 第538楼——理查•施特劳斯:歌剧“没有影子的女人” Decca 436 243-2
发行公司:
唱片描述:这是索尔蒂最喜欢的歌剧之一,也是他在“指环”后另一伟大的代表作,号称花费百万英镑的制作费!自从和多明戈合作“罗恩格林”后,就认定他是英雄男高音的人选;同样,因为他要贝伦斯担纲女主角,特地迁就她的档期。这样选择的结果是非常成功!维也纳爱乐与庞大的合唱团强有力而温暖的表现,实在无人能及。索尔蒂自己亦非常兴奋!在他认为,此曲是理查·施特劳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
Strauss: Ariadne Auf Naxos 理查·施特劳斯:阿里阿德涅在纳克索斯 Elisabeth Schwarzkopf, Irmgard Seefried, Lisa Otto, Rita Streich, Gerhard Unger 施瓦茨科普芙、施特赖希、朔克等人演唱 Herbert von Karajan/Philharmonia Orchestra of London 卡拉扬指挥爱乐乐团
榜单: 企鹅三星带花
唱片编号: 第537楼——理查•施特劳斯:阿里阿德涅在纳克索斯EMI CDS 5 55176 2(2CD)
发行公司:
唱片描述:这部两幕喜歌剧或许要算歌剧史上最精致、巧妙的剧作。首先,它是个“戏串戏”,即“序幕”所展现18 世纪维也纳上流社会的一场奢华晚宴,和接下来所演“歌剧”的取自希腊神话的剧情。这场晚宴的吃喝占了太多时间,于是主人不得不把原定两台戏的演出并为一台,即严肃的《阿里阿德涅在纳克索斯》与半杂耍的意大利喜剧《不忠实的萨宾娜塔》合二为一,因为演出之后还要放焰火。
第二幕的“歌剧”就这样开始了:阿里阿德涅公主被爱人提修斯遗弃于纳克索斯岛,伤心欲绝,唱出有带自杀意念的《死之王国》。忽然间,一群演杂耍喜剧的小丑涌上舞台,企图逗阿里阿德涅开心。而萨宾娜塔,那位以频繁地更换男人来及时行乐的喜剧女主角,则唱起一曲动人的《显赫的公主》,要阿里阿德涅想开点,要紧是抓握住下一个男人。她问道:“既然上帝创造了这么多男人,他怎么还能要求女人保持贞洁?”剧终前萨宾娜塔不无得意地宣称,阿里阿德涅已经有了新男人,证明她的哲学有理。
无论从什么角度,从人文思想、戏剧结构还是音乐,《阿里阿德涅在纳克索斯》都经得起挑剔,堪称20 世纪歌剧经典。而卡拉扬这个1954 年的演录,虽是单音,效果却甚好,尤其演出无与伦比。歌手中还有克劳斯、奥托、贝里等等,都是明星级的。
Strauss: Four Last Songs 理查·施特劳斯:最后四首歌 诺曼(Jessye Norman)女高音 Kurt Masur/Gewandhausorchester Leipzig 马舒尔指挥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
榜单: 企鹅三星带花
唱片编号: 第536楼——理查•施特劳斯:最后四首歌(诺曼)Philips 411 052-2
发行公司:
唱片描述:这是一张演唱、演奏和录音均属上乘的唱片。杰西.诺曼的音色传出一种宁静安详的心情,表情丰富,正是理查·施特劳斯心目中的理想人选,也令人回想1950年在亚伯特厅首次演唱这些歌曲的Kirsten Flagsted。马舒尔的诠释具戏剧感。
Strauss:Four Last Songs 12 Orchestral Songs 理查·施特劳斯:最后四首歌 施瓦茨科普芙(Dame Elisabeth Schwarzkopf)女高音 George Szell/Berlin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塞尔指挥柏林广播交响乐团
榜单: 企鹅三星带花
唱片编号: 第535楼——理查•施特劳斯:最后四首歌(施瓦茨科普芙)EMI CDC 7 47276 2
发行公司:
唱片描述:理查·施特劳斯6 岁时就写出他的第一首歌了。在此后的将近80 年的创作生涯中,他总共写了大约30 组(套)由乐队或者钢琴伴奏的歌曲,数量相当可观。可以说歌曲一直是理查·施特劳斯非常喜爱的创作形式,虽然在中年以后,由于和他的出版商不和,以及他那曾是当时著名女高音的夫人退出演唱舞台,施特劳斯写作歌曲比年轻时少了。然而终究还是系情于此,在1948 年,亦即他逝世的前一年,理查·施特劳斯正是以这《最后四首歌》来结束他一生的事业,就此搁笔的。
这四首歌的标题分别是:《春天》、《九月》、《入睡》和《黄昏》。非常的动情,又非常的平静。这便有了器量,有了一种心灵上的抚摸感。艺术的最终境界,莫过于此。
而这也是施瓦茨科普芙演唱境界的归宿。清平、淡雅,却蕴含着无限真情,让人听来感觉高尚而亲切。
除了《最后四首歌》,这张录音精湛的唱片上还另有12 首理查·施特劳斯的歌曲,依次是:《母亲嬉戏》、《林中欢乐》、《赠献》、《亲切的梦境》、《三王崇拜》、《安静吧,我的心灵》、《我的孩子》、《摇篮曲》、《早晨》、《小溪》、《玫瑰花环》和《冬日献辞》,也是施瓦茨科普芙的真挚演唱,也是塞尔指挥乐队作出气韵生动且体贴入微的伴奏,也是一首首的娓娓动听加上多多耐听。
Strauss: Tod und Verklrung, etc 理查·施特劳斯:死与净化、家庭交响曲、莎乐美的七纱舞 George Szell/Cleveland Orchestra 塞尔指挥克利夫兰管弦 Eugene Ormandy/Philadelphia Orchestra 奥曼迪指挥费城管弦乐团
榜单: 企鹅三星带花
唱片编号: 第534楼——理查•施特劳斯:死与净化、家庭交响曲、莎乐美的七纱舞Sony SBK 53511
发行公司:
唱片描述:塞尔的演奏也许有些人会觉得太墨守成规,不够生动、幅度也不够大。但是塞尔一向将听众当做行家,认为听众可从音乐本身听出它的涵意,因而不会试图夸大某些部分。在这首“死与净化”里管弦乐团的合奏与音色控制精炼无比,是名副其实的杰出演奏。而奥曼迪的“莎乐美的七纱舞”,对于音色也十分讲究,令人心荡神驰。这真是不做惊人之谱也能发典雅光芒的好录音。
榜单: 企鹅三星带花
唱片编号: 理查•施特劳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梯尔•艾伦斯皮格尔的恶作剧DG 415 853-2
发行公司:
唱片描述:《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受哲学家尼采的同名散文启发而作。著名的“引子”部分表现“日出时人类感觉到上帝的能量”,一个起初由小号悠远地奏出的庄严题旨,一波波地被推向包括管风琴在内的乐队全奏的高潮,壮丽而神圣。此后经过了追求爱情的悲哀和追求科学的徒劳,这位“超人”终于摆脱了这类常人惯有的烦恼而进入到“舞蹈之歌”的欢乐佳境,而最后的“夜晚漫游者之歌”,似高音部的木管和小提琴奏出B 大调和弦,而以低音提琴在C 大调上拨奏,既象征着“超人”的灵魂上升而世界则在他下面沉沦,又是多调音乐的一个先例。不过,即使此曲有不少精彩的瞬间,我听来却每每觉得,用音乐来表现哲学思想,总归是相当勉强。
施特劳斯最富灵气的交响诗要算漫画式的《恶作剧》了。主人公梯尔·艾伦斯皮格尔是德国一则古老民间故事里的无赖汉,颇有点玩世不恭的叛逆色彩。这家伙很对施特劳斯的胃口,乐曲里用了一个淘气而可爱的泼赖曲调代表他,并且让他在生气勃勃地尽兴胡闹一通之后被人吊死,发出一声声表示断气的顿音。而即便是在这样的时候,梯尔那永远挂在脸上的嘲弄神态,仍旧仿佛是灵魂出窍一般,继续游荡在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