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片编号: IM39563
发行公司: COLUMBIA
发行年份: 1985
售价:¥100
销售状态: 在售
唱片描述:
头版,1985年录制于以色列特拉维夫的弗雷德里克·R·曼礼堂(Frederic R. Mann Auditorium)。这张专辑的录音清晰度高,音场宽广,动态范围良好,真实再现了演奏现场的氛围。
小提琴的音色细腻,管弦乐队的各个声部层次分明,这张专辑是柴可夫斯基小提琴作品的重要录音版本之一
唱片编号: ABRD1172
发行公司: CHANDOS
售价:¥165
销售状态: 在售
唱片描述:
稀有少见,母盘直刻,Couzens发烧录制。德沃夏克两首小夜曲全集。
德沃夏克被公认为捷克最杰出的作曲家,他创作的音乐动听而充满活力,具有清晰的形式轮廓、令人难忘且听起来自然的旋律以及丰富多彩、有效的乐器感。德沃夏克被认为是民族主义的主要人物之一,他既宣传民间音乐的影响,又实际利用民间音乐的影响,他巧妙地将民间音乐与古典形式结合在各种流派的作品中。
唱片编号: ASD2301
发行公司: EMI
售价:¥135
销售状态: 在售
唱片描述:
企鹅三星.早期无圈彩票狗
企鹅三星 阿德里安·鲍尔特爵士演绎的《行星》一开始就极其热切,演奏优美、宽广,富于戏剧性,痴迷而深刻:《木星》中宏大的旋律被审慎地控制着使之比其他版本稍欠洪亮且更具有流动性.但仍然十分感人《天王星)和《木星》一样欢乐有度。宽广的慢乐章非常持重。录音仍很优异,且增加了临场感和清晰度。
唱片编号: ABRD1360
发行公司: CHANDOS
售价:¥160
销售状态: 在售
唱片描述:
稀有少见头版,1988 年 10 月 17-19 日在赫特福德郡埃尔斯特里哈伯达什阿斯克斯学校录制。
这是多纳尼学生时代创作的一部令人惊叹、旋律优美、制作精良的作品,每个乐章都有其美妙之处,包括超自然的秋天柔板和引人入胜的最终乐章,其 5/4 拍子和必不可少的赋格结尾。
唱片编号: SXL6725
发行公司: DECCA
发行年份: 1976
售价:¥220
销售状态: 在售
唱片描述:
ED4头版,企鹅三星,戈特沙尔特的钢琴音乐 曲目不常见 ED头版 钢琴音色录得特别好 录音异常出众。
唱片编号: LXT5014
发行公司:
售价:¥320
销售状态: 在售
唱片描述:
橘金单声道头版,稀有名盘
唱片编号: ASD3345
发行公司: EMI
发行年份: 1977
售价:¥280
销售状态: 在售
唱片描述:
TAS發燒榜單/ 留聲機大獎| Parker Recorded This/ 第一版黑白郵票狗內標版本
《加冕颂歌》、《英国国歌》、《希望和光荣的国土》,莱杰指挥剑桥国王学院合唱团、米切尔学院音乐团、新爱乐管弦乐团。这张唱片,人榜编号是EMIASD3345,1977年出版,是由ChnisiopherBishop & Christopher Parker 在剑桥国王学院教堂录制。此片除了收录了埃尔加为了庆祝 1902年爱德华七世加冕典礼演出,所作的七段大合唱《加冕颂歌》外,还有他改编的《英国国歌》以及另一首英国最脍炙人口的传统爱国歌曲,Hubert Parry 的《希望和光荣的国土》。可以说是一张难得的管弦乐、声乐与大合唱曲,示范级的录音效果,或许是国王学院教堂的回响特佳,虽然《加冕颂歌有著庞大的编制:4位独唱家、160位混声合唱团员、管风琴、大型管弦乐团及另外36人军乐队非常难处理,然而 Christopher Parker 却录出了这张绝佳风格的唱片,堂皇灿烂的音色与扣人心弦临场感!《企鹅唱片指南》亦给予三星之评价。
唱片编号: ASD3365
发行公司: EMI
发行年份: 1977
售价:¥135
销售状态: 在售
唱片描述:
黑白邮票狗英国头版
穆蒂的艺术风格更接近于托斯卡尼尼这是由于他的老师是托斯卡尼尼的助理指挥,因而,他的指挥风格有与托氏相似的客观主义意识,和相似的忠于原作的特点;排练和演出时,其百分之百的投入程度也如托氏一般。他那精湛的技艺、出色的演绎、气宇昂扬的风度,不知有多少人迷倒在他的麾下。穆蒂的指挥曲目范围可以说是从巴洛克时期的作品到20世纪的现代派作品,除了意大利歌剧,他还是舒曼、门德尔松、莫扎特和柴科夫斯基等作曲家作品的优秀诠释者;其指挥德奥作品时的厚重和稳定,也获得了业内专家的赞扬与尊重。
唱片编号: SAX5272
发行公司:
售价:¥260
销售状态: 在售
唱片描述:
半月音符头版,舒伯特《致音乐》
唱片编号: SLS5099
发行公司: EMI
售价:¥650
销售状态: 在售
唱片描述:
TAS發燒榜單/這也是TAS入版的版本,稀有罕見/7片盒裝这套《柴可夫斯基:六首交响曲》充分展现了罗斯特罗波维奇在指挥以及演奏老柴作品的深厚功力。
大提琴巨匠罗斯特罗波维奇从俄罗斯出走之后,在西方世界展开了另一项音乐专业:指挥家,并且以该身份赢得无数赞誉。其实早在俄罗斯的指挥经验就已经十分丰富,其对指挥俄罗斯作曲家的作品,特别有心得。
从上个世纪60年代起,罗斯特罗波维奇的方向从大提琴开始转至指挥,直到70年代他的这种尝试臻达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