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列表

Frank Martin: Polyptyque; Études; Concerto pur 7 instruments à vent 佛朗克-马丁:为七支管弦乐器、打击乐与管弦乐团的协奏曲;练习曲——Polyptique for violin and two orchestras Marieke Blankenstijn小提琴 Thierry Fischer/Chamber Orchestra of Europe 菲舍尔指挥欧洲室内乐团
榜单: 企鹅三星带花
唱片编号: 第314楼——佛朗克-马丁:为七支管弦乐器、打击乐与管弦乐团的协奏曲;练习曲——Polyptique for violin and two orchestras  DG 435 383-2  
唱片描述:这是一张出色的录音。Polyptique是应梅扭因的邀请而成于他去世前一年,这是从一次纪念耶酥受难的典礼得到的灵感,这六个乐章可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充满复杂的情感;另一部分则在探索内心世界。乐团与独奏者的投入产生强大的力量。虽然Erato的版本在协奏曲中的表现非常出色,但这里仍超越其成就!练习曲的表现亦很杰出,录音精纯,捕捉到每一个细节,而且动态范围很广,值得推荐!
Frank Martin :Orchestral Works 佛朗克-马丁:管弦乐作品 Matthias Bamert/London Philharmonica Orchestra 巴默特指挥伦敦爱乐
榜单: 企鹅三星带花
唱片编号: 第313楼——佛朗克-马丁:管弦乐作品Chandos CHAN 9312  
唱片描述:自昂塞尔梅之后,似很少人会去碰这位瑞士籍作曲家马丁(Frank Martin )的作品。当然新一辈的指挥家Bamert将这种状况稍做了改观。“小协奏交响曲”是马丁十二音列音乐代表,他仍使用着协和的和弦与全音阶。Bamert乐曲的井然有序,造型端正,让聆听者放下抗拒之心,专心聆听马丁的作品。
Mahler's Songs of Youth 马勒:“流浪青年之歌”等歌曲 蓓克(Janet Baker)女中音 帕森斯(Geoffrey Parsons)钢琴
榜单: 企鹅三星带花
唱片编号: 第312楼——马勒:“流浪青年之歌”等歌曲Hyperion CDA 66100
唱片描述:这里收集的是马勒早期的歌曲,其中有两首1880年写作的曲子,甚至从未被录音过——Im Lenz和Wintenilied。蓓克的演唱温暖感人,与帕森斯营造出一股诗情画意。
Gustav Mahler: Rückert Lieder, song collection for voice & piano 马勒:5首吕克特歌曲 蓓克(Dame Janet Baker)女中音 Sir John Barbirolli/ New Philharmonia Orchestra 巴比罗利指挥新爱乐管弦乐团
榜单: 企鹅三星带花
唱片编号: 第311楼——马勒:5首吕克特歌曲EMI CDC 7 47793 2  
唱片描述:如果你喜欢马勒的交乡曲,却忽略了他的歌曲,那么实在是不可原谅。马勒的5首吕克特歌曲写于1901-1902年间,是以诗人弗雷德里克-吕克特(Friedrich Rkert)的词入乐,严格说来并不是一组连篇歌曲,但各具曲趣。蓓克的演唱表情丰富、情感真挚投入,令人动容;巴比罗利的伴奏同样相当精彩。本片另外还收录“悼亡儿之歌”与“流浪青年之歌”,是马勒迷不可错过的唱片。又,如果想听男声唱的,EMI另外有一张菲舍尔-迪斯考演唱的版本,曲目与本片完全相同,编号为:EMI CDC 7 47657 2 。
Mahler: Symphony 9/Kindertotenlieder 马勒:第九交响曲、亡儿之歌 普莱(Hermann Prey)男中音 Bernard Haitink/Concertgebouw Orchestra Amsterdam 海廷克指挥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管弦乐团
榜单: 企鹅三星带花
唱片编号: 第310楼——马勒:第九交响曲、亡儿之歌Philips 416 466-2(2CD)
唱片描述:尽管忌讳这不祥的数字,马勒还是没能回避得了“第九”,在《大地之歌》之后还是躲不过去又写了《第九交响曲》。但好像是真有“天数”的, 他终究也没迈过这道门槛,没等写完“第十”便辞世了。因此,以完整的作品而论,《第九交响曲》便是马勒的绝笔之作。为纪念马勒,瓦尔特1912年6月在维也纳指挥了这部交响曲的首演。 《第九交响曲》又是80分钟的长篇巨著,而且又是极庞大的乐队编制。很长的首乐章非常冲动,然而结尾却意味深长地沉静下来。第二乐章表情复杂多变,既亢奋不已,也有纤细的抒情段落,而又始终带有明显的谐谑曲风味。“回旋曲——滑稽曲”乐章听起来闹洋洋的,整个乐队像一群七嘴八舌的小孩。这里面几下低沉有力的大鼓或许是音响迷更感兴趣的。最出格的是, 末乐章竟是一个慢板!而且几乎是纯粹用弦乐队演奏的。音乐原本带点悲凉, 骨子里却让人听得温暖,深情厚爱绵绵无尽。 海廷克演绎此曲从容不迫,显得动必有方。尤其末乐章的弦乐合奏精致、柔韧,层次丰满,甚至比他在令人难忘的布鲁克纳“第七”慢乐章中表现得更为杰出。此外,卡拉扬1982 年的现场演录(DG 410 726 或 439 024-2, 2CD)也有经典地位。再还有巴比罗利版(EMI CDM7 63115 2),也是个明智的选择。
Gustav Mahler: Symphony No. 8 马勒:第八交响曲 Giuseppe Sinopoli /Philharmonia Chorus & Orchestra 辛诺波里指挥爱乐管弦乐团
榜单: 企鹅三星带花
唱片编号: 第309楼——马勒:第八交响曲(辛诺波里)DG 435 433-2   
唱片描述:辛诺波里对于乐曲的研究方法相当特殊,可能是新一代指挥家中唯一以心理学的角度剖析乐曲的指挥,所以他的一些录音有时似乎学究味太重。这回和爱乐交响乐团着手录制马勒交响曲全集可也费了好大一番心力。这张第八交响曲“千人”,辛诺波里的热气沸腾,每个乐念的转折都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Mahler: Symphony No.8 马勒:第八交响曲 Elizabeth Connell, Edith Wiens, Dame Felicity Lott, Trudeliese Schmidt 克乃尔、维恩丝等染演唱 Klaus Tennstedt/Tiffin Boys' School Choir, London Philharmonic Choir 腾施泰特指挥伦敦爱乐
榜单: 企鹅三星带花
唱片编号: 第308楼——马勒:第八交响曲(腾施泰特)EMI CDS 7 47625-2(2)
唱片描述:马勒第八交响曲是腾施泰特系列中最后录制的,也是最杰出的一张唱片。虽然不及索尔蒂的壮阔声势,但是他以更宽广、华丽的视野,也同样地散发出慑人的威力,而EMI当代优秀的录音将腾施泰特丰富的音色完美地记录下来,威斯特敏特管风琴的声音排山倒海,值得一书。
Mahler: Symphony No.8 马勒:第八(千人)交响曲 Rene Kollo、Arleen Auger、Heather Harper、Yvonne Minton 哈蓓、柯罗等人演唱 Solti/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索尔第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及维也纳合唱团等
榜单: 企鹅三星带花
唱片编号: 第307楼——马勒:第八(千人)交响曲Decca 414 493-2(2CD)
唱片描述:管风琴、合唱和乐队的全奏骤然而起,造成一个声势骇人的开头,旋即便在一片祥和、抒情的气氛中由第一女高音引出八位歌手(五女三男)的重 唱和轮唱,时而激昂,时而惆怅,且令乐队和合唱队在背后像大海波涛似的 时时起伏,或澎湃或绵延,汇成这壮阔无比的景象。这就是马勒《第八交响 曲》的整个激动不已的第一部分留给听众的辉煌印象。 马勒“第八”之所以还被称作“千人交响曲”,是因为它的正规演出需要一个大型管弦乐团、两组混声和一组童声的三个合唱团、八位歌手和一部管风琴,以至于音乐厅的乐池里实实足足有上千人在参加演出。声势之大, 亘古未有,简直令人怀疑马勒是不是太过分了? 至少这样的怀疑在马勒那个时代是很普遍的。而今天的已经享受惯了现代音响条件的音乐会或唱片听众,反倒会因此而欢呼呢。何况,这股音响狂潮里毕竟还是淌着真正音乐的涓涓细流。即使是在喧嚣动荡的第一部分里, 那恍若汹涌的海面上飘着云朵般的抒情的歌唱,还是相当迷人的。更何况,后边很长的第二部分,曲趣、氛围。人声和乐队的音响等等,都比第一部分更多变化,更富色彩。有些段落还非常优美。
Mahler: Symphonien 6-8 马勒:第六、七、八交响曲 Klaus Tennstedt/London Philharmonic Chorus, 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腾施泰特指挥伦敦爱乐
榜单: 企鹅三星带花
唱片编号: 第306楼——马勒:第六、七、八交响曲  EMI CMS 764476-2
唱片描述:爱乐者有福了,腾施泰特的马勒“千人”交响曲是以正价版发行,但EMI公司竟然并上第六、七交响曲以中价版发行。腾施泰特的马勒一向口碑极佳,他对马勒的热情,变成牢固的自信,展现出魅力十足的演奏。他在第六号的表现实在很微妙,力度也很大,但音乐的分句柔美。腾施泰特一样认为演奏乐曲时必须在情感的表达和理性的控制力间保持平衡,他自己做到了吗?就试试本片吧!
Mahler: Symphony No. 5 马勒:第五交响曲 Sir John Barbirolli /New Philharmonia Orchestra 巴比罗利指挥新爱乐乐团
榜单: 企鹅三星带花
唱片编号: 第305楼——马勒:第五交响曲EMI CDM 7 69186 2
唱片描述:在美妙而清新的《第四交响曲》之后,马勒的志趣从天堂转回了人间。 《第五交响曲》再度需要一个庞大编制的乐队来对付。但这回纯粹是器乐的。在五个乐章的历时75分钟的演奏中,仅仅管弦乐的音响就已经很够咱们受用了。尤其是巴比罗利1969年录制的这个演出版本,既有高贵的气度, 又不乏兴奋的表情,加上音效上表现的音场深阔惊人,音响饱满且层次充分, 使它成为交响曲唱片的一大奇观。在主要靠唱片来爱乐的我辈心目中,几乎可以说是巴比罗利“炒”热了马勒“第五”。20 多年来,在这个曲目上没有其它版本可同巴比罗利的这张分享殊荣。 巴比罗利致力于推广马勒是50年代的事了,比瓦尔特和门格尔贝格晚了许多。他后来回忆自己当初是如何迷上马勒的:在那时的英国乐坛,内维尔·卡达斯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乐评家,有一天此翁认真地告诉已经50多岁的巴比罗利,“约翰,我的孩子,你现在还不知道马勒。但他的音乐却是为你写的!” 的确,马勒音乐中蕴含着许多巴比罗利最擅长发掘的内秀。听这首交响曲,特别是第四乐章,那个极著名的,也常常被单独演奏的“小柔板”,你或许会想到,那些听马勒只注重听音响的朋友,是多么不幸。
关于我们

深圳厚堂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专注于音频领域产品,专业设计音响产品以及生产和销售。旗下拥有Hi-Fi发烧音响品牌analogue,专注于发烧黑胶系统、唱头放大器、模拟音频放大器、电子管音频放大器、功率放大器、音频解码器等等专业音频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联系我们
地址:深圳市龙华区龙华街道富康社区天汇大厦D栋四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