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 企鹅三星带花
唱片编号: 第84楼——布拉姆斯:降E大调法国号三重奏、第二号弦乐六重奏SONY SMK46249
唱片描述:在这张唱片中,法国号三重奏录于1960年的马尔波洛音乐节,他们表现得光彩夺目,例如说第一乐章满布温馨浪漫的情怀,慢板乐章则富于精致的色彩。三人的演奏均非常出色。弦乐六重奏则录于1967年,演奏直接地反映了布拉姆斯最抒情性的弦乐作品风格。这是值得聆听的最高水准的室内乐唱片。
这首室内乐的本质是悼念,圆心是给予老勃以精神和理解上都远远胜过单纯母爱的溘然去世的母亲,所有的旋律应该围绕着悲剧的提示来交待曲目的主旨,直至让人们闪现泪花,才是我们惯常以为的寄托。但是,整个过程却并不简约地抑制和沉重,相反,生命和快感的意义,我以为在整个音乐的灵魂之中,兑现了一种被称作澄清意识的那份贯穿。
第一乐章第一声的小提琴和接踵而至的圆号被钢琴的声息拉开不明朗的序幕,即使不了解这首三重奏的背景,一听也就可以感知它的不灿烂的调性。一首悲歌的开头,由小提琴首先呈报了15秒的氛围,主角的圆号在重复相同的韵律的时刻,小提琴就裸露了附属的地位。第一主题尤其由圆号表达出的悲凉的幽美,值得反复无数次地品析玩味。
第二主题出场的次序依然拱手让位给了小提琴,虽然小提琴的音色具备了不可压制的高扬,圆号的程度并不显著,并且不如钢琴的敲击让人加深印记,但当圆号吹奏两次第二主题的时候,其他两件乐器的气势都相形见绌地服软了,其实他们也许并不晓得在低频上不会拥有圆号那低沉的天生,也知道在悼念母亲的时候,老勃使用他自小就十分喜爱的圆号的用意,不然他们不会被老勃用来安排充当与圆号一决雌雄的砝码。老勃创作技法的高超在第一乐章暴露无遗,他仅用三件乐器,而且还有一件很少被其他作曲家用来谱曲的圆号,就把室内乐的精髓提升了一个无法逾越的层次,两个主题并没有立即解释中心的命题,他们的角逐让听者不知所措,如果不是题目的圆号,还以为就是普通的三重奏呢,在明晰的愿望下展开丰硕的思想,自然而然就会遁入第二乐章,再去细细品味,这首乐曲到底娓娓道来了一些什么。
第二乐章伊始就快速地调侃,还是让人们与主题发生不知所云的间隔。小提琴和钢琴在谐谑的制造上都是高手,圆号的笨拙并不是适合,但它也跃跃欲试地意欲敞阔它的内心,实际上这种努力的成效并不突出。老勃为何在一首悼念母亲的乐曲里张扬一种欢快的气息,这就是高人与低能的最为本质的不同,反复听过十几次之后,你就会豁然开朗,原来,老勃首先赞美的是生存和活着的价值,你从三件乐器的纷扬里,已经可以感受老勃的开朗和明快了。
第三乐章才与母亲有关,这种倒置的手法运用得妥贴自如。钢琴的起始本身就抑郁了一种情感,在伟大的母亲与世长辞的时刻,所有的乐思都是缓慢的柔板,而第三乐章又出奇地低婉,那里并没有丝毫的哀怨和悲天悯人,乐句一开始的用意就十分确实。圆号的迂回,是回报给母亲的挽歌,因为经常聆听儿子的吹奏,此时的圆号是对静卧的慰灵而呈献的黑幔,需要抚慰的音色实现报答的感恩,所以,与老勃同时在这个乐章里伫立,不需要过多的伤感。
第四乐章才是勃拉姆斯真实的精神!你不可能马上从丧母的悲戚中解脱得如此畅快淋漓,而就是一位被很多人评论为朦胧、凄凉、深婉和苦涩的内向人,却立即抛却了生命中最本能的情感,前瞻了人类现实的意义,这种果敢的明朗并不是外向的人也时时刻刻都可以具备的。倾听第四乐章,就会深刻地感悟勃拉姆斯的个性,他不是单纯地啜泣与哽咽,也不是刻意地抑郁与感伤,而是对于乐观的另外一种迥异于惯例的体认模式,只不过这种模式,我们自己做不来或者做不到罢了。